LOGO
  • 采购交货期中的隐性成本
  •  发布时间:2021-04-20 09:41:20  阅读次数:373

如果你是采购人员,面对两份供应商报价,一家报价1000元,2周交货;另一家报1010元,1周交货,你会选哪家?

在实际操作中,采购员应该都会选1000元的那家的。因为1000元的成本低,至少在订单后的比价单中这样分析是毫无问题的。但是,这真的是成本低的选择吗?

在采购人员提交订单审批之前,通常会后附一个比价表,比较供应商的报价,包括了采购价、运保费、关税等因素。但是,如果不是采购项非常紧急,很少有人会特别比较一下交货期。但是,交货期是会影响成本的。按照国外的统计资料,每增加一周的交货期,平均会让采购成本增加货值的1.5%。也就是说,前面那个问题中,(1000元+2周交货) vs (1010元+1周交货),其实后者成本更低。

不同地区、不同物料品类和不同采购和物流模式下,交货期增加带来的成本增加比例可能是不同的,但相同的是一定会增加成本。尤其是对于持续购买品来说,完全可以量化衡量出来。

交货期延长对于持续购买品的成本影响,集中体现在对库存的影响上。

A、较长的交货期对应的库存情况(红色实线是库存值)

B、较短的交货期对应的库存情况

从两幅图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,在用量不变的情况下,交货期越短,平均库存水平越低,而用来应对交付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安全库存也会随之降低。

以上是对于持续购买品的分析,对于非持续购买品,则主要成本集中于管理成本风险控制成本上。无论对于持续购买还是非持续购买品,缩短平均交货周期就是在降低采购成本。

缩短交货期最常见的办法,一是制造本地化。即在本地寻找制造厂,或鼓励原来的配套供应商在采购方工厂附近建立工厂;二是仓储本地化,即在请供应商在采购方工厂附近建立配送点。再进一步可以推进联合库存管理寄售VMI等协同程度更高成本更低的管理模式。这两种方式中,第二种显示比第一种实施难度更低更易于推进。

通常来说,供应商负责的“交货期”,是指从发出有效需求到货送到采购方工厂这段时间,但实际上,影响工厂库存水平的,是从有效需求产生到货送到工厂的时间。这中间的差别在于企业内部的订单审批等行政流程需要的时间。这是一个最不容易和库存水平和成本关联起来的环节。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。我们可以说,行政流程审批每增加一定的时间,就需要提高一定的库存水平作为补偿。

划重点

  1. 交货期增加会增加购买成本;

  2. 交货期延长对持续购买品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库存:一是平均库存水平提高,二是安全库存水平提高;

  3. 降低交货期的主要办法:制造本地化 、仓储本地化;

  4. 缩短采购的行政审批时间,能起到和缩短交货期一样的效果。